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茶曾书屋 > 其他类型 > 重生后,我把前夫哄进怀完结版小说林玉禾谢书淮

重生后,我把前夫哄进怀完结版小说林玉禾谢书淮

金蟾君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这些日子,她挣银子也更起劲了。结果却是因为李云萝。心中酸酸的,下意识红了眼眶。也无心再听他们的谈话,专心包着江米饭。李云萝逗运姐儿时,谢书淮的目光隔着进进出出的人群,看向大树下的林玉禾。她的小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微微隆起,却动作麻利包着江米饭。一个又一个,有些不知疲倦。谢书淮清冷的眼眸中不自觉泛起一阵复杂和茫然,目光久久没能挪开。李云萝见谢书淮紧盯着林玉禾,以为是嫌她丢自己的人,故意拱火道:“书淮哥哥,这进进出出的人都看着,林姐姐在这里卖午食,只怕对你不好。”谢书淮眼中不见任何波澜,语气淡淡说道:“有何不好,能有机会挣到银子,也是凭她本事。”崔氏和运姐儿一直瞒着谢书淮,其实他早就知晓此事。李云萝脑子转得够快,听出了谢书淮的维护之意。心...

主角:林玉禾谢书淮   更新:2025-02-17 18:06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玉禾谢书淮的其他类型小说《重生后,我把前夫哄进怀完结版小说林玉禾谢书淮》,由网络作家“金蟾君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这些日子,她挣银子也更起劲了。结果却是因为李云萝。心中酸酸的,下意识红了眼眶。也无心再听他们的谈话,专心包着江米饭。李云萝逗运姐儿时,谢书淮的目光隔着进进出出的人群,看向大树下的林玉禾。她的小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微微隆起,却动作麻利包着江米饭。一个又一个,有些不知疲倦。谢书淮清冷的眼眸中不自觉泛起一阵复杂和茫然,目光久久没能挪开。李云萝见谢书淮紧盯着林玉禾,以为是嫌她丢自己的人,故意拱火道:“书淮哥哥,这进进出出的人都看着,林姐姐在这里卖午食,只怕对你不好。”谢书淮眼中不见任何波澜,语气淡淡说道:“有何不好,能有机会挣到银子,也是凭她本事。”崔氏和运姐儿一直瞒着谢书淮,其实他早就知晓此事。李云萝脑子转得够快,听出了谢书淮的维护之意。心...

《重生后,我把前夫哄进怀完结版小说林玉禾谢书淮》精彩片段


这些日子,她挣银子也更起劲了。

结果却是因为李云萝。

心中酸酸的,下意识红了眼眶。

也无心再听他们的谈话,专心包着江米饭。

李云萝逗运姐儿时,谢书淮的目光隔着进进出出的人群,看向大树下的林玉禾。

她的小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微微隆起,却动作麻利包着江米饭。

一个又一个,有些不知疲倦。

谢书淮清冷的眼眸中不自觉泛起一阵复杂和茫然,目光久久没能挪开。

李云萝见谢书淮紧盯着林玉禾,以为是嫌她丢自己的人,故意拱火道:“书淮哥哥,这进进出出的人都看着,林姐姐在这里卖午食,只怕对你不好。”

谢书淮眼中不见任何波澜,语气淡淡说道:“有何不好,能有机会挣到银子,也是凭她本事。”

崔氏和运姐儿一直瞒着谢书淮,其实他早就知晓此事。

李云萝脑子转得够快,听出了谢书淮的维护之意。

心中不快的同时也有些意外,“书淮哥哥说得对,林姐姐和婶母的确能干。”

“云萝今日来,是想告诉你另一件事。”

“今晚许阳的鸿儒们在四海茶楼,有雅集诗会。我大哥手上有请帖,他说带我们去。”

“你结识的人多了,以后有这样的诗会,他们会主动给你发请帖。”

“也不用很早,书院下学后,我来接你。”

李云萝的大哥李云深,也是个诗词爱好者,落榜两次后无心再考。

干脆随着李父一起从商。

谢家落魄后,他暗中时常帮扶谢书淮。

直到谢书淮一家搬到红叶村后,两人才少了走动。

在李云深心中,谢书淮这个妹夫他倒很满意。

这次诗会也是李云深,有意带谢书淮出去见识一番,为他引荐友人。

谢书淮没有任何犹豫,果断回道:“云萝妹妹费心了,我向来不喜这些嘈杂的地方。”

李云萝很不解,这样的聚会,一般有识之士都不会拒绝。

能经常参加这样的诗会,不仅能积累人脉,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好友互相切磋学问。

许多贫寒学子苦于没有拜帖,在茶楼外徘徊良久只能不甘离去。

李云萝耐心解释,“这次去的都是许阳有名的文人儒士们,书淮哥哥去了只有好处。”

“只怕你们书院有名望的夫子,都会在邀请之列。”

面对李云萝的穷追不舍,谢书淮也不会说过子丑寅卯来,他向来寡言。

只是丢下一句,“我要去书堂温书,告辞。”

这也是李云萝第一次见识到谢书淮的冷漠,心中委屈。

崔氏怕她生气,圆场道:“云萝,你别怪他,他就是这样的性子。”

“他喜欢安静,甚少去那样的场合。”

一丝无力感袭来,李云萝觉得她对谢书淮的了解,远远不够。

原本以为,只要她出面,谢书淮定不会拒绝。

不想,谢书淮却拒绝得不留一点余地。

和崔氏客气几句后,李云萝上了马车离开了书院。

马车快进县城时,冬月撩起纱帘探出脑袋,正好看到马车后牛车上的林玉禾。

“姑娘,林娘子在后面。”

想到今日的烦心事,李云萝正愁没人给他解惑,吩咐马夫停了马车。

让冬月把牛车拦了下来。

林玉禾不想耽误牛车上的其他人,向四叔付了银子。

她身子笨重,动作小心磨蹭了很久。

冬月和李云萝在一边冷眼旁观看着。

还是红叶村的一个婆子,看不过去扶着她下的牛车。


傍晚时分,陈瑾湛从书院出来。

还没坐上马车,就见一位身姿挺拔,英俊非凡的年轻男子向他走来。

他虽穿着粗布长衫,却气质卓然难掩书卷之气。

目光清冷,透着几分不符合年龄的沉稳。

能有这份气度的年轻人,一般都出生在高门贵族,或者有着雄厚家族背景的世家之子。

今日他在一个庶族子弟身上看到,实在难得,心中不免有些意外。

陈瑾湛并没像往常那般,因不愿与陌生人打交道,而无视来人离开。

他下意识伫立在原地。

对方也在距他四五步之遥停了下来,欠身一礼道:“寒门学子谢书淮拜见先生,学生斗胆自荐前来,希望先生能给学生一次入书院的机会。”

陈竟湛目光带着审视,问道:“入书院?山长同意,交束脩即可。”

“不必来寻我。”

谢书淮直起身子后,又是抬手一礼,“多谢先生提醒,那若是孟大人吩咐,有事便来寻先生。”

“不知先生,是否愿意给学生这个机会。”

陈瑾湛双眼微眯,一向温和的神色骤起寒意,再次认真端详起这个后生来。

他在官场多年,还是第一次看到举荐自己却不卑不亢的人。

这样的人要么才学不凡,能力出众。

反之便是哗众取宠,为了博人眼球。

谢书淮目光坦荡,迎着陈竟湛的打量。

霎时后,陈瑾湛问道:“你科考到何步?”

谢书淮从容答道:“回夫子的话,今年三月会试落榜。”

陈瑾湛嘴角微扬,眼底涌起一抹冷嘲,“我带的学生都是落榜之士,你并无特别之处,只怕要让你失望。”

话落,抬脚要走,心中有些失望。

“先生请留步,学生落榜与旁人不同。”

谢书淮脚步未动,语气笃定,“学生落榜不是自身的原因,而是外在的。”

陈瑾湛猛地转身,神色复杂眼中有片刻挣扎。

沉吟一息,说道:“上马车,随我走。”

马车停在,离书院不远的一处幽静雅致的别院。

谢书淮紧跟在陈瑾湛身后,进了院子。

让他意想不到的是,并没想象中的奢华,反倒处处透着简朴。

院中佣人不多。

谢书淮猜到,此处定不是他平常的居宅。

陈瑾湛径直带着谢书淮入了书房。

请谢书淮落座后,陈瑾湛直奔主题。

“我要考一考你。”

“陈某拟的题目便是,详谈兴国安邦之要略。”

“只考一场四书义和经史策问,今晚亥时之前答完就可。”

他边说边奋笔疾书起来,片刻后,题目便跃然于纸上。

身边的近侍把题目递给谢书淮。

谢书淮起身双手接过,躬身一礼,“多谢先生。”

陈瑾湛回书院还有要事,对身边的近侍吩咐道,“今日你便留下,替谢公子准备笔墨。”

“是,老爷。”

是夜,等陈瑾湛从自己居宅忙完回到别院,已是戌时六刻。

离他所说的亥时,还差两刻。

他怕打扰到谢书淮,并没直接进书房。

本欲先到客房等候。

人一进院子,近身侍卫便迎了上来,“老爷,谢公子戌时二刻就答完了题卷了。”

“此时,正在书房等候。”

陈瑾湛一脸惊讶,神色却有几分欣喜,疾步来到书房。

谢书淮起身相迎,并呈上他宽大的数尺答卷。

陈瑾湛第一眼便被谢书淮,工整匀称圆润的楷书字体所吸引。

他笔力清秀刚劲,一笔一画无不透露出他扎实的书法功底。

再仔细一观,他治国策论见解独到逻辑严谨,论证充分。

文章结构精巧,情感细腻文采斐然。

陈瑾湛眼中闪着兴奋的光晕。

看一次,他心中已有了答案。

再次观阅,纯属欣赏。

放下书卷后,陈瑾湛果断道:“你明日便来云香书院,束脩之事,我会替你解决。”

谢书淮目光沉沉,神色平静。

“多谢先生,学生告辞。”

陈瑾湛看得如此沉得住气,心中十分满意,“好。”

谢书淮离开后,近身侍卫才开口问道:“老爷,你相信太傅大人认识谢公子。”

陈瑾湛手持茶盏,轻笑道:“这个不重要,重要的是岳父大人身边正缺这样的人。”

“我不能为他分忧,替他物色合适的人选,也算尽了自己一份力。”

“去查查此人的来历。”

“是。”

回到家中,已是深夜。

崔氏和林玉禾都没睡。

谢书淮闷不吭声出去一整日,怎能让人不担心。

看到人平安回来,崔氏训斥道:“淮儿,你去了何处,也不让人带信回来。”

“你知不知道,我们有多担心。”

林玉禾没有说话,立在崔氏身边。

谢书淮抬眸时,正好对上她担忧的目光。

两人四目相对后,又各自移开。

崔氏还不停唠叨着,“不是说只去书肆交书吗,怎么这么晚才回来。”

“我方才和玉禾,打着火把在路口等了许久。”

面对崔氏的怨言,谢书淮只轻描淡写回了句,“娘,从明日开始,孩儿便能去云香书院就读了。”

崔氏愣在原地。

林玉禾更是不敢相信,他自己愿意去云香书院。

往日祝锦文来劝了几次,还承诺先帮忙垫付束脩。

谢书淮都无动于衷,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。

莫非,他真的相信了自己的话。

谢书淮进了灶房,端起锅里温着的饭菜。

崔氏犹豫道:“淮儿,今日你出去一天,就是去借束脩了。”

“你借了多少银子。”

谢书淮把饭菜放到案桌上,转身看向崔氏,“娘,孩儿没借银子。”

“孩儿不用束脩。”

这一下,别说是崔氏,连林玉禾都惊呆了。

还有这样的好事。

只要没借银子,崔氏当然高兴。

也没再多问,叮嘱两句,就回了自己房里。

林玉禾却磨蹭着不愿离开,听到崔氏关了房门,她不死心问道:“你不会再去京城冒险了对吗?”

谢书淮手上夹菜的动作一顿,冷声道:“我的事与你无关,你无须多问。”

林玉禾也不甘总是被他冷言相向,反驳道:“我知道,你的事与我无关。”

“可你的安危,却和我肚里的孩儿有关,我是替我孩儿问的。”

“答不答是你的事,反正我问了。”


这还得多亏这两门丁,告诉林玉禾。

她转身从荷包掏出一些碎银,趁着无人时塞到两人手上。

“一点心意还请二位收下,日后奴家有不知情的,还请二位提点。”

两人高兴应下,“好说,好说。”

离开书院,运姐儿见她走的不是往日的路,“舅娘,这不是回家的路。”

林玉禾摸了摸她的小脑袋,“舅娘知道,舅娘带运儿去县城。”

运姐儿激动地跳了起来,还怪林玉禾没提前告知她。

“早知道去县城,我就穿云萝姑姑送我的新裙子了。”

从书院的岔路下来,就到了红叶村的大路口,两人坐上了去县城的牛车。

运姐儿很少出门,好奇地这里看看,那里瞧瞧。

林玉禾算了一下,今日果露大约卖了二十文钱。

抛开给两位门丁大哥的,还有十文钱。

买食材不够,她又去钱庄取了五十文。

在市集买好食材后,她让伙计帮忙背到牛车上。

四叔在牛车边守着等客。

趁这间隙,林玉禾便带着运姐儿到街上四处转转。

又给运姐儿买了两朵玫红的绢花。

和她今日穿的红色很配。

孩子不贪心,有了这两朵绢花,运姐儿便什么都不再要了。

连往日最爱吃的糖葫芦都不香了。

一路上小嘴说个不停,看运姐儿高兴。

林玉禾也跟着傻乐。

两人路过一间鞋铺。

想到谢书淮脚上那双快破洞的旧鞋时,林玉禾停下了脚步。

若是自己买给谢书淮,他定是不会穿的。

看了眼运姐儿后,她脑中也有了主意,“运儿,舅娘考考你,你舅舅穿什么样式的鞋子。”

运姐儿噘着嘴,哼道:“舅娘真笨,这都不知,看运儿挑。”

运姐儿顺手拿过一双黑面的男子布鞋。

林玉禾接过后,伸展开拇指和食指量了量,有些小。

她嫁给谢书淮后,为他做了两双鞋,每次量尺寸用的就是她这两手指头。

“运儿,你舅舅可不爱穿戳脚趾头的鞋,你再换换。”

店家听出林玉禾的意思,拿了一双稍微大些的给运姐儿。

林玉禾又量了量正好。

这时,她掏出荷包笑道:“哎呀,运儿真聪明,既然都选出来了。”

“这鞋子就是运儿买的,这银子也当由运儿付。”

运姐儿接过荷包,笑呵呵向掌柜数了二十文钱。

回去后,天色已晚。

林玉禾有些累了,先回了西屋歇息。

没过多久,谢书淮也从书院回来了。

他刚进自己屋子,运姐儿就拿出今日买的布鞋。

“舅舅,运儿给你买的,快试试。”

谢书淮一看,就知道是他的尺码,不用试就能穿。

他当然不信,运姐儿能给他买这么合脚的鞋子。

也不会是他娘亲。

这两日崔氏正在给他缝制鞋履,昨日还说连一只都没缝好。

孩子都是一根筋,看谢书淮久久没动,嘟着嘴不高兴。

“舅舅,你不喜欢?”

为了确认,谢书淮把运姐儿拉到自己跟前,问道:“今日运儿和谁去市集了。”

“舅娘。”

下意识,谢叔淮的目光透过半开的木窗,看了眼对面西屋。

又坐回自己书桌,没再提鞋子一事。

运姐儿可不答应了,把鞋子又拿到谢书淮跟前,“舅舅,你不穿,运儿可生气了。”

谢书淮接过鞋子,耐心解释道:“舅舅,稍后洗好脚就穿。”

运姐儿得到满意的答案后,才高兴地走出了谢书淮的东屋。

晚上崔氏做的又是面片汤,一家人都爱吃。

林玉禾歇息一晚,整个人的精神也好了很多。

次日,她和崔氏又忙碌起来。

快到午时才做好一切。

今日是两大木桶。

林玉禾不敢背,崔氏一人也背不起。

她早就想好了,让驾牛车的四叔,帮忙背到路口,再用牛车拉到书院门口。

到时给他付车钱就好了。

今日都是熟客,林玉禾的东西还没摆开。

学子们自觉地排起了队。

崔氏进了书院,给谢书淮送去食。

林玉禾一人根本忙不过来。

买果露的,就自己用竹碗打好,把铜板放到林玉禾的小板子跟前。

林玉禾一刻也不得闲地用芭蕉叶包着江米饭。

她昨日想到的就是卖江米饭。

江米饭用桑果染过色,颜色鲜艳让人食欲大增。

江米饭用裁好的芭蕉叶包裹,里面还加了酱菜和翠香的馓子,每份卖五文钱。

她卖得实惠,分量又足。

果露还没卖完,装江米饭的木桶就见了底。

最后一位走时,还特意叮嘱她明日定要来。

门丁和林玉禾也熟络起来,笑道:“你这也太实诚了,分量这么足,只怕旁人要卖到十文钱一个。”

林玉禾笑笑,“没事,少赚些,就少赚些吧。”

“只要他们能吃饱。”

卖完两桶回去,村长已在家中的廊下坐着。

他来干啥的,林玉禾与崔氏心中都清楚得很。

村长看两人回来,开门见山道:“银子准备好了吗?”

崔氏没答。

林玉禾回道:“备好了。”

村长没想到会这般爽快,正愣神时。

林玉禾已从屋内拿出了半吊文银。

村长一看当即变了脸,怒道:“我要的是一两银子,你竟然只给我五百文。”

林玉禾不紧不慢回道:“村长你自己说了,旁人都是五百文,我们凑五百文也没错呀。”

“而且村里祠堂供奉的牌位,又没有谢家的祖先。”

“按理说我们一文钱不给,也不过分。”

“只是不想让你为难,我们才勉强凑这么多。”

村长自知理亏,说不过她,霸道起来,“不用多言,不交一两银子,你们家就休想去古井挑水。”

“你一个妇人做不了主,谢书淮去了何处?”

林玉禾也不惧,坐到屋檐下的另一条长凳上,继续掰扯,“我相公去了书院,他不在家,此事我能做主。”

“你要银子时只说翻修祠堂,此时又说古井一事。”

“古井上有刻字是一百多年前修的,那时村长你家祖辈们都还没来红叶村。”

“古井不是你家私有的,你无权干涉。”

村长气急,看林玉禾油盐不进威胁道:“如今,你爹都不管你了,我看谁还能给你做主。”

“这就不劳村长操心了,但你也做不了我们吃水的主。”

“不信我们就去许阳县衙问问,我相公一个举人也算半个官爷,这些年来受尽了你们的欺压。”

“我看县老爷,他会如何判!”


再联想到,昨夜自己亲眼看到谢书淮和李云萝私会。

她就算不信秋儿,在事实面前,林玉禾也是无话可说。

内心破碎不堪,勉强挤出一份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来。

随即找了个借口,告别了秋儿。

她不知自己是怎么回到她哥哥家的。

本以为等到孩子生下后,一切都会有转机,不想结局却来得那么快。

按如今的形势,她也没必要待在谢家了。

林玉平发现了异样,看林玉禾满脸泪痕心事重重回来,不安道:“禾禾,可是那秋儿给你说了什么难听的话,我去收拾她。”

林玉禾忙拉着自己哥哥,看着一屋人担忧的面孔。

心情稍微平复了些。

暗道,即使没了谢书淮,她还有哥嫂这一家亲人和肚里的孩子,也够了。

她强撑起精神,“哥,我没事,秋儿她什么都没说。”

而后端起饭菜,大口大口吃起来。

她控制不住心中的悲伤,眼泪大颗大颗地顺着脸颊往下流。

在她心中,谢书淮一直都很重要。

重要到,她做不到大方放手,成全他和别的女子。

“姑姑,你别哭,韵儿把肉给你吃。”

一句话,瞬间让林玉禾彻底绷不住了,她放声大哭出来。

把长久以来的患得患失还有悔意,以及失去谢书淮的痛苦全部发泄了出来。

听得一屋人心中难受,纷纷跟着她一起落泪。

发泄完情绪,她疲惫不堪,躺到屋内睡了过去。

这一觉,便睡到傍晚时分。

改变不了的事实就只有接受,她已经做了努力。

做了错事就得承受结果,她的结果就是失去谢书淮。

没人会在原地等着一个犯错的人。

谢书淮既然喜欢李云萝,选择李云萝也没有错。

该退出的,是她。

林玉禾对她哥嫂说道:“我回谢家一趟,去拿我自己的东西。”

林玉平也看出来了自己妹妹的异常,又是和谢书淮有关。

在这个节骨眼儿上,他也没多问。

不想让她伤心。

坚持陪着林玉禾回红叶村。

兄妹俩一同回家,崔氏还以为林玉禾出了什么事。

看林玉禾憔悴不少,担忧道:“玉禾,你到此时才回来,可是出了何事?”

林玉禾还没回话。

就见谢书淮也从他的房中走了出来。

倒让她微微吃惊,他今日回来这么早。

运姐儿也挪到林玉禾跟前,“舅娘,你昨晚怎么没回来。”

林玉禾摸了摸运姐儿软软的脸颊,宠溺道:“舅娘昨夜太累了,就歇在了星儿姐姐家中。”

“舅娘,要到星姐姐家去住一段时日,你在家乖乖听祖母的话。”

“到时我回来给你带糖葫芦。”

运姐儿不舍道:“我不想吃糖葫芦,我想舅娘在家里陪我。”

看林玉禾不像逗运姐儿。

崔氏不安追问,“玉禾你怀着身孕,去你哥嫂家做啥,还要劳烦他们。”

林玉平顺意找个借口,“表姨,明秀有两个月的身孕了,不能下床。”

“我让玉禾回去,帮我们几人煮煮饭食,其余的活我们能自己做。”

崔氏当然不会答应,林玉禾在她们家饭食都是她做的。

心中再不满,语气还算平和,“平儿呀,玉禾都这么大个肚子了,我们也不放心。”

“你重新找个人吧,玉禾昨日忙了一天,让她回屋好好歇息。”

崔氏边说,边看向谢书淮。

想让他表个态。

谢书淮的视线却紧跟着林玉禾。

看她从回来那一刻,就没正眼瞧过自己。

又见她脸露淡淡的忧伤,眼眶红红的一看就哭了很久,一时愣住。


在院子玩泥人的运姐儿一听米糕,当即欢呼道:“好呀,外祖母最喜欢吃米糕了。”

崔氏有些难为情地笑笑。

林玉禾娘亲方氏爱做米糕,她手巧做的也美味。

每次做好都会给她们送来。

方氏一走,她许久没吃过了。

崔氏做这些手艺不成,又怕白白浪费了米。

不会轻易尝试。

此时,崔氏看林玉禾的目光也柔软了很多。

“你倒有心了。”

“你去烧水先把米淘淘,我来推磨。”

顾忌着她肚里的孩子,崔氏不敢让她做这些重活。

这江米崔氏刚晒出去,不用久泡,放到石磨上磨成米糊。

再加入糖霜和酵头发酵一个时辰,就可以用大火蒸了。

两人忙到午时终于蒸好了第一锅。

林玉禾切出两块,给运姐儿和崔氏先尝。

她自己则接着再蒸第二锅。

运姐儿这两天吃的都是粽子,吃到这软乎乎微甜的米糕。

直嚷着说好吃。

崔氏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
看到这次磨得有些多,她惋惜道:“玉禾,我们一家人吃一锅就行了。”

“磨得太多,这样闷热的天,吃不完会坏掉的。”

林玉禾好似早有了计划,“娘,吃不完的,我便拿到市集上去卖。”

“昨日我路过市集,看到还是黍米做的都卖三文,我们这个江米做的,成色又白净可以卖到五文钱一块。”

“蒸好这两锅,我就去。”

崔氏一愣,还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
之前让林玉禾把家中吃不完的鸡蛋拿出卖,她都嫌丢人。

这次竟主动要去卖米糕。

崔氏心中欣慰。

转身就看到院中不知何时回来的谢书淮。

他视线正扫向灶房。

显然是听到了,林玉禾方才说的话。

“淮儿你回来了,快来尝尝我们做的米糕。”

李府月容苑

李掌柜气冲冲走进李云萝的厢房,一进屋,他就把屋内的几个丫头轰了出去。

吓得正在刺绣的文氏和李云萝母女俩一颤。

“听你哥说,你今日又把周家的媒婆赶走了。”

周家在许阳也算富贾,生意还做到京城,周公子又有功名在身,今年刚中秀才。

许阳有不少人家,都想把女儿嫁到周家,周公子都看不上。

近日李云萝在许阳的名声很响,周家主动上门提亲,连李家嫡女都不要,指名道姓要娶李云萝这个庶女。

李家算是高攀了,李老爷怎能不气。

李云萝姨娘文氏看自家老爷发这么大的火,心中也有些怵,正想替自己女儿解释。

李老爷当即呵斥道:“没问你,让她说。”

文氏因为自己女儿,这段时日为李家挣了不少银子,在府上也算长了脸。

今日被李老爷一呵斥,又缩回了壳子里,规规矩矩不敢再言语。

李云萝忙放下手上的绣绷,为她父亲倒好凉茶,端到他跟前,态度温和。

“爹,周家公子为何要选中我,还不是看女儿有些经商的能力。”

“女儿若是嫁过去,就得为他周家谋算,他们家也有成衣铺子。”

“那不和咱们李家就成了对头,若是女儿嫁过去是该帮夫家了,还是该帮娘家。”

李老也神色一滞,被李云萝说到了心坎上,他倒忘了这点。

心中的火气,顿时消了大半。

可对李云萝执着谢书淮一事,依然怨气很重。

“我看你是被谢书淮灌了迷魂汤。”

“上次你们大婚之日,谢书淮就让我们李家蒙了羞,来请罪时,他还要主动退婚。”

“我都没嫌他穷酸,他倒不识抬举,你还不愿意。”

“我看他根本就没把你放在心上。”

李云萝看李父的语气没有方才严厉,又趁机讨好地为他捶腿揉肩。

“爹你消消气,书淮哥哥是不想拖累我,更不想我被旁人看笑话。”

“他也是想趁这段时日,让我好好想想。”

“若是我当日就那样嫁了过去,是妻是妾都不好说,只怕爹爹更咽不下这口气”

“他现在对那林氏厌恶得很,若不是为了肚里的孩子,他不会把林氏留在谢家。”

李老爷不好糊弄,继续问道:“那谢书淮有什么好的,就是皮囊过得去,如今还多了个孩子,还让你这般痴迷。”

“爹,你答应过女儿,女儿帮你和哥哥做好李家的生意,你就不拦女儿的婚事。”

她不想这个话题上再说下去,忙转移话题,“爹,上次我让她们在襦裙上绣了不同的小食、果子,哥哥说那批夏衣卖得很好。”

“但也不能只限于一种花样,这不,我又画了不少首饰和小动物。”

“想让娘亲试一试好不好绣。”

李云萝到空间一查,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图案随她用。

对于大晋衣衫上的绣纹,她这些新加入的元素的确超前新颖,能吸引女客们的眼光。

那个女子不爱首饰,不食零嘴,不喜小动物。

精准把握了她们的喜好。

一经出售好评如潮,一两日便售完。

说到近日的生意,李老爷高兴得合不拢嘴,“是爹错怪你了,我的云萝就是聪慧。”

“你的婚事爹爹以后都不拦,好好帮你大哥就是。”

*

午食后,林玉禾装好米糕准备到市集去卖。

崔氏坚持把她送到路口。

屋中就只有谢书淮和运姐儿在。

运姐儿披散着头发,手上拿着泥人,来到谢书淮房中。

“舅舅闻闻,运儿今日香不香?”

方才林玉禾看运姐儿总挠头。

就顺手给她洗了身子和头发。

谢书淮合上手中的书,神色柔和笑道:“香。”

运姐儿呵呵一笑,快速跑出屋子,片刻后,如获至宝拿回一块崭新的香胰子。

之前崔氏为了省银子,都是用皂角。

运姐儿只是听人说过。

这好不容易有一块,当然高兴。

“舅舅看,还是桂花味的。舅母给运儿买的,她说运儿长大了,以后这块胰子就我一个人用。”

“还给外祖母和舅舅都买了,在祖母的房里放着。”

谢书淮紧抿的薄唇微微松动了一下,目光微内敛,表情复杂难辨。

运姐儿本就是话痨,即使面对她寡言少语的舅舅,遇到了高兴的事也绝不会吝啬。

“每次我拉云萝姑姑的手,她都不让,最后还在自己衣袖上擦擦,定是不喜欢运儿身上的味道。”

“运儿香香的,云萝姑姑应当就会喜欢我,让我拉她的手手了。”

谢书淮神色凝滞,良久没有说话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